摘要:王文佳Cecile,一个从不爱酒的职业翻译,到罗斯柴尔德木桐酒庄大中华区推广负责人。在国内修完法国语言与文学学士之后,前往法国攻读演出管理硕士。2009年,Cecile偶然进入葡萄酒行业,从2014年初至今担任法国波尔多罗斯柴尔德木桐酒庄大中华区推广负责人。
还是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吧,你是哪一年进的葡萄酒领域,什么机缘?近在忙些什么?
我是青岛人,除了在法国读硕士以外,去年之前一直住在青岛。我原以为自己一生都会在这个美丽宁静的城市生活,但是葡萄酒打开了我的眼界,让我有机会看到更大的世界。
从法国留学回国之后,我做过很长时间的独立译者,除了大量口译的工作,也有不少出版物。2009年,我因为做翻译认识了一个波尔多酒商,他邀请我帮他管理的客户。
那个时候我对于葡萄酒完全不了解,也不爱喝酒,甚至作为一个青岛人,对啤酒也没有特殊的感情。但是我想,既然误打误撞进入了这个行业,不如就趁此机会学点东西。于是我开始学习WSET,从二级到三级,直到完成四级。
2013年,我偶然(感觉我的生活中充满偶然!)听到波尔多罗斯柴尔德木桐酒庄招聘大中华区推广负责人的消息,虽然觉得自己经验极其不足,但我还是大胆的投了简历。
之后经过一轮轮的面试,我幸运地获得了这份工作。三年多以来,我负责木桐酒庄,以及集团旗下其他几个名庄在大陆及港澳台的推广,每年组织参与大量品鉴、培训、会面、晚宴,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。
虽然我常常有些疲倦,但是这份工作让我结识了无数志同道合的朋友,走过很多地方,喝到原本只在书本上才见过的美酒,也搬到了上海生活。
哪一年过的三级?后来为什么一定要四级?
2012年过的三级。学习四级是因为我发现,很多业内的朋友都幸运地出身于葡萄酒酿造或者葡萄酒商业,这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。
其实我本身的工作并不需要学习四级,但是此时我的处女座基因开始发挥作用,我不希望落后于人。多学点东西,不浪费光阴,这便是我学习四级的初衷。
更何况,葡萄酒圈的学习氛围很好,看到很多更年轻、起步更晚的朋友都在学习,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被“拍在沙滩上”,只好也咬牙赶上来。
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知道自己过了四级?什么心情?
当时我在法国,正值波尔多一年一度的期酒品鉴周,这是各大名庄一年中非常重要的活动。我每年会返回波尔多,接待客户,品尝期酒。
在玛歌酒庄
那天是周三,酒庄里客户来访比较多的一天。下午的品鉴快要结束时,我已经累得快要站不住了,脑子里却还在盘算需要几点出发回到市区的酒店,换好衣服参加晚上的晚宴。
突然,几位四级同学组成的微信群里有人说了一声:“出成绩了。”我一下子紧张起来,手抖得几乎握不住手机。因为我虽然顺利地通过了五门,但我感觉还剩的一门Unit 3考得并不好。
我并没能够按照要求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,而是在临考前六个月进行了突击。那段时间里我又经历了连续出差,家人手术。考完之后,我几乎已经确认自己需要补考。看到网站上成绩的那一刻,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能不能简单描述一下你过四级的历程?(拆分为几个小问题吧)
1)你在哪里上的四级课程?
上海,ASC。
2)四级的六门中,每门的难度在哪里?
Unit 1-1 开卷论文:提前给出题目,会有几个月的准备时间。英国人写论文的方式跟我们有所区别,所以曾在国外留学的同学们有福了,因为在这方面往往更有经验。
建议大家多读历年的考官报告,思考清楚论文的整体结构,然后查找资料,进行填充丰富,同时注意引用书籍和论文时一定要注明出处。
Unit 1-2 闭卷论文:提前给出范围,考试现场给出确定题目。坦白说这一部分不算特别容易,很多同学掉以轻心。因为提前给出的范围往往很大,考试的题目却很具体,所以一定要尽可能地考虑周翔,多找资料。
我当时的考题是有关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的关系问题,对我而言是非常陌生的领域。于是我查阅了相关法规,参考了很多报刊,甚至还采访了不少相关工作的朋友,总之就是一切能想到的资料都找了,总算涉险过关。
Unit 2 种植酿造:这是六门考试中比较简单的一门,100道选择题,往往先考。有些同学说这一门如果都没过就不要继续了,听来有点夸张,不过这个单元的知识的确是其他单元的基础,复习得好通常能够让之后的备考事半功倍。
Unit 3 静止酒:这是涉及面广而又困难的一门,因为你能想到的世界上所有的静止酒都包含在内。
大多数同学因为工作或爱好的原因,都对其中某个或某几个国家和产区的风格特点比较熟悉,所以一方面需要查漏补缺,另一方面也要深化自己已有的知识。
WSET的在线课堂会在第二学年分几部分引导学习,非常建议大家尽量跟随这一引导,分段学习,因为内容确实很多。
另外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,也可以在备考的同时参加各个产区协会组织的培训或品鉴会,比如我在报考四级之前曾经学习FWS(French Wine Scholarship),这对我学习法国葡萄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
Unit 4 烈酒、Unit 5 加强酒、Unit 6 起泡酒:这三门考试的备考对我来说有类似的地方,就放在一起说吧。鉴于这三个门类的酒款各有独特的制造方式和风格,所以首先强化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,随后再寻找机会多练品鉴。
以我自己为例,起泡酒一般来说喝到的机会也相对较多,通常也较受大家喜欢,所以略微轻松一点;
烈酒种类很多,所以我在考前买了很多小酒板,一有空就在家里练习盲品;
加强酒喝到的机会往往少,我在考前的一次大型展会上,曾到几个雪莉、波特展商的展位上进行系统品鉴,收获很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