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一个创业公司,半年卖酒销售额却达到了数百万,这让历来不赚钱的葡萄酒行业的人士都分外的羡慕,但这数百万的销售额是怎么达到的呢?陈微然分享了她的销售秘诀。
陈微然24岁时便成为WSET四级得主,只用了18个月通过全部考试。她的先生卢威辰Weiley去年也过了四级,还拥有蓝带、清酒、奶酪认证。夫妇俩在2010年共同创立了工作室“Wine Room”, 是家葡萄酒和高端食材体验店,除了为客户选酒外,还包括培训、开展高端晚宴、打理葡萄酒收藏家酒窖等业务。
陈微然布置高端品酒晚宴会场,检查细节
不得不说,89年生的她年纪轻轻,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容小觑。陈微然在此分享了自己的销售之道。
如何获取客户?
做葡萄酒销售传统的方式是找各级经销商,一单单去签合同卖出库存配额。不过这样的缺点是利润也会被“层层剥削”,而且当中还要花大量时间“货比三家”、应酬、协商和合同反复修改,才可能签下单子。
陈微然品酒
陈微然夫妇创业的Wine Room,则尝试了另一种方式——开发私人客户。所有人都知道私人客户稳定,订购额较大,是非常优质的客户资源,但这对于创业没有一定人脉基础的年轻人来说是很难的。如何知道这些私人客户在哪里呢?
“其实就在你身边。”陈微然感觉很多人卖酒都只盯着业内懂酒人士,事实上对陈微然来说,她平时坐飞机、去美容院做个脸、参加时装秀、特卖会,甚至孩子的幼儿园内,都可能出现潜在客户。说到底,葡萄酒业注重生活方式,想要拿到大客户,跟有钱人们交往,一定要自己的生活状态跟他们一样,或者会去那些人常去的场所。
陈微然认为,很多爱酒人士或许参加过活动,在国外喝过酒,但不在这行工作,不太认识相关买卖的人,没有一个好的渠道买酒。他们才是真正的私人客户。
这些人可以分成三大类:一类是觉得家里配配酒,挺有小情趣的,也不想多学什么;第二类是需要宴请的客户,也没太多葡萄酒知识,就知道波尔多几大庄;还有一类是真的会去上课了解葡萄酒,不过于娱乐范畴。
做销售的人与其在竞争大的圈内争抢“同碗饭”,不如对周边多留颗敏锐的觉察心,开辟些非业内或半业内人士的客户群才是明智之举。
Wine Room的业绩中,除了个别大客户,需要一年中1-2次帮他们整理酒窖外,比较多的还是10万的单。“这些客户本身喜欢酒,也有应酬的需求,消耗量就会比较大。1万、几千的单子就更多了,都是积少成多。”
陈微然补充说,夏天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低谷期,但对他们来说仍旧是销售高峰期,因为活动做得多,比较活跃。有时当陈微然夫妇出国时反而单量更大,因为出国时会个发朋友圈,发的内容其实都是大家关注的,而且也不带销售性质,可能有一些很久没关注的客户就会来下单。